当前位置: 首页 > Microsoft Azure > 正文

在Microsoft Azure中部署文件服务器群集(1)

很多人看到该标题会产生一个疑惑:Azure平台不是不支持基于Windows Server Failover Cluster(WSFC)的文件服务器群集么?你这怎么弄?没错,Azure平台是不支持,这也是微软官方宣布的。但是随着Azure平台越来越多新功能的加入,我们可以用其他方式得以实现。微软在支持文件中针对WSFC有如下要求以支持群集功能:


因此,在Azure平台我们可以完成以下环境部署

  • SQL Server AlwaysOn 可用性组 (不需要共享存储)
  • 用于 SQL server S2D 共享存储的存储空间直接
  • 用于 RDS用户配置文件磁盘的共享存储的 S2D
  • 用于扩展文件服务器 (SoFS) 的共享存储的 S2D
  • 使用存储副本的文件服务器
  • 客户群集上的其他通用应用程序和服务

    一、Storage Space Direct

今天就是给大家介绍Windows Server 2016 里面的SDS技术完成文件服务器群集部署——Storage Space Direct(S2D)

Storage Space Direct(S2D),中文名:存储空间直连,是微软最新SDS解决方案,将存储硬件中的典型的存储控制器功能抽出来放到软件上。这些功能包括卷管理、RAID、数据保护、快照和复制等。软件定义存储允许用户不必从特定厂商采购存储控制器硬件如硬盘、闪存等存储介质。并且,如果存储控制器功能被抽离出来,该功能就可以放在基础架构的任何一部分。它可以运行在特定的硬件上,在hypervisor内部,或者与虚机并行,形成真正的融合架构。

在Windows Server 2016 S2D中,主要有以下几种部署方式:

  • 融合,单独群集中的存储和计算。融合部署选项将横向扩展文件服务器 (SoFS) 放在存储空间直通之上,通过SMB3文件共享提供网络连接存储。它可以独立于存储群集扩展计算/工作负荷,服务提供商和企业的Hyper-V IaaS(服务架构)等大规模部署就需要采用这种部署。


  • 超融合,用于计算和存储的群集。超聚合部署选项直接在提供存储、在本地卷上存储文件的服务器上运行Hyper-V虚拟机或SQL Server数据库。此部署无需配置文件服务访问和权限,降低了中小型企业或远程机构/分支机构部署的硬件成本。


简单了解该技术后,我们使用Windows Server 2016 Datacenter存储空间直连 (S2D) 作为基于软件的虚拟SAN,在Windows群集中的节点 (Azure VM) 之间同步存储(数据磁盘)。本文部署架构基于超融合形式。

二、LAB环境

部署环境如下:

  1. SH-DC-01:Windows Server域控制器
  2. SH-Client-01:客户端访问
  3. SH-File-01:文件服务器节点1,并挂载2块数据磁盘
  4. SH-File-02:文件服务器节点2,并挂载2块数据磁盘
  5. 两台节点服务器部署在同一个Availability Set中
  6. 见证磁盘:云见证
  7. 文件服务器群集IP地址使用Azure负载均衡器

部署拓扑如下


使用您的有效帐户登陆http://portal.azure.com


创建以下资源:

资源组:Infrastructure RG、DCRG、ClientRG、FileRG


可用性集:DCAVSet、ClientAVSet、FileAVSet


虚拟网络:Infrastructure-vNet

虚拟子网:MGMTSubnet、ClientSubnet、FileSubnet


配置DNS服务器


三、部署Active Directory

创建虚拟机”SH-DC-01″并提升为Windows Server DC服务器,该过程不在描述,可前往在ARM模式下部署Windows Server DC


设置该服务器为固定IP地址



本文固定链接: http://365vcloud.azurewebsites.net/2018/09/10/file-server-cluster-in-microsoft-azure-1/ | 365vCloud的云计算之旅

该日志由 TingXu 于2018年09月10日发表在 Microsoft Azure 分类下, 你可以发表评论,并在保留原文地址及作者的情况下引用到你的网站或博客。
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: 在Microsoft Azure中部署文件服务器群集(1) | 365vCloud的云计算之旅
关键字:

在Microsoft Azure中部署文件服务器群集(1):目前有175 条留言

发表评论

您必须 [ 登录 ] 才能发表留言!